黄般若(1901~1968),名鉴波,字般若,号万千,别号“四无恙斋主”,广东东莞茶山园头乡人。他3岁丧父,随母入广州,寄住叔父黄少梅家。黄少梅早年从何作干习画,画风颖秀淡雅,尤擅人物,精鉴赏,旁及版本篆刻。黄少梅当时在广州已具画名,他还与潘达微等人共同创办《时事画报》。黄般若自小便受到艺术熏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但叔父开始并不支持,告诉他:画画是不能当饭吃的。10岁那年,他把叔父的一张八大山人的藏画拿出来临摹,又用番薯做图章盖在画上,然后拿到街上摆卖,居然有人出10个大洋买了一张。叔父及其朋友潘达微、潘致中这才开始注意黄般若的习作,从中看出他的执着和悟性,于是开始引领其步入艺术殿堂。1912年,潘达微邀黄少梅打扮成乞丐到佛山等地行乞,以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众生相,黄般若也要求同行。他们三人换上一身破烂衣服,以炉灰涂脸,加入行乞队伍,与流民谈天厮混,幕天席地,残羹冷炙,如此三日而归。归来后,潘达微与黄少梅以途中见闻作《流民图》,轰动整个广东美术界。
黄般若与潘达微从此成为忘年交。潘达微早年参加革命,以收葬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于红花岗,并以“碧血黄花”之意改红花岗为黄花岗而闻名。辛亥革命后潘被党人举为广东省都督,但他痛恨昔日“同志”在官场中争权夺利,毅然归隐,专心画事。1929年潘达微在香港逝世,黄般若作挽联哀悼,其联曰:“似铁之苍,有如此江山无如此笔;其妙在化,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潘达微号铁苍,皈依后法号妙化,黄般若此联寓大雅于大俗,准确概括了潘在艺术及革命活动中的地位,也可见黄的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