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黄曙光写意花鸟
最近见到安徽画家黄曙光先生的一批近作,其中尤以写意花鸟画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菊黄时节》、《荷塘情趣》、《在野》、《清寒》……画家笔下的花与鸟、草与虫,这些似乎在生活中被繁忙的都市人淡忘的角色,依然被细心的创作者抓住并细心观察,在万千生机中呈现出宁静之美;这些题材虽然看似微小,但画家却以简洁的笔法和少许的笔墨将这些艺术形象刻画得憨厚儒士、惟妙惟肖,给我们描绘了万物无处不在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的和谐状态。面对这样一个通透绘画与有着明确美学追求的画者,我们不难看到他创作激情的飞动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花鸟草虫,千百年来已无数次被人表现过,无论是五代、南北宋的物境描摹,还是元、明、清的心境抒发,其艺术语言都充满着玄机妙趣,造就了一座又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使得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而艺术语言不仅区别着画家的风格,也区分着艺术水准的高下;它是艺术家思想、修养、情感、技法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它要求画家要有对大自然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在生活中构思酝酿,然后依靠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技巧,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来。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中所说:“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现为安徽渐江画院画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巢湖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的黄曙光先生,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艺术真谛,把握得淋漓之极,继而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缜密观察,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花鸟画之中,逐渐形成了其作品简洁明快、清新雅致,于空灵中含有逸气,于劲健中含有率真的个人独特风格。这在他看来,将自身的内在情感与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共鸣,将对生命的敏锐感受,用笔墨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于己已不啻是一大乐事,而对能与之对话的观者来说,则赋予更多情趣。
古人云:“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是说一个画家即便有一定的基本功、表现力,而无较高的文化修养又急功近利,东施效颦,其画品是绝对不会高的。多才多艺的黄曙光先生,浸淫绘事多年,治艺笃勤,早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创作和国学精髓,曾先后得到王守华、刘文选、石谷风、葛介屏、李明回、马其宽、闵学林、程宝泓、黄发榜、陈向迅等诸先生的精心指导、悉心教诲,深谙写意花鸟画的绘画精髓。尤其是近年来,黄曙光先生一直孜孜以求于中国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因而,品读他的花鸟画就会发现,他的花鸟画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学习前人而不断有新的创造,通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讲究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画论中有“意高则高、意深则深、意远则远”的论断,可见意境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在黄曙光先生阔笔纵横、墨渖淋漓的写意花鸟画中,就体现了画家对笔墨技法的充分理解与把握。他的写意花鸟画,不以形似,单取其神,追求大趣,表现大笔,笔墨间寄寓形象以新的生命和力量,其跃然纸上的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寻常花木飞禽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如画荷花,有的以细线勾勒,并以墨为主稍加烘染而塑造出荷花端庄洁净、高洁娇美的艳丽美态;有的用水渍法,充分运用水、墨、色的互相渗化浸润,使笔下的荷花层次清晰,布局疏爽,虚实中衬托天然姿态,更富真趣。他画的《蕉荫》、《水墨牡丹》、《水芋头》、《秋硕》等作品皆使用了这类手法。他另有一些优美、清新的写意小品,表现的虽然只是某一景或是某一物,却利用有限的平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使其达到意境开阔、气势饱和、出神入化的佳境,展现了他艺术心灵宁静、淡泊的另一侧面。有一幅《无题》,虽然整幅画只有三两支荷花和几片荷叶,但每支荷花却风格独具,形态各异,袅袅跃然与纸上,似几个形若无骨的翩迁少女,游动于荷叶间,舞动着那属于大自然,属于荷花本身的舞蹈,让看的人不由自主的被她的那种高洁而清丽的气质所折服,整个人融入到画中去,游荡在画家所制造的氛围之中了。托物寄情,直抒胸臆,画家的真性情一览无余。我想,黄曙光的画美即在于此。
且自古以来,擅艺者宜博究。作为一个富于传统功力的成熟的艺术家,黄曙光先生能不断接受新的观念、信息、开拓自己的视野,具有与时代相契合的文化意识和艺术胸怀。由他的画,我们会明晰地看到一个画家的创作追求和艺术轨迹。如果是对黄曙光的艺术成就做一梳理,我窃认为,先生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他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时常写生体验,使之物我一体,获得创作灵感,使笔墨变作自己感情的载体,情真意切,返朴归真地去感染读者;二是他注重知识积累,在专攻花鸟画的同时,兼研山水,并对书法多有涉猎,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使学有专攻与博采众长相统一。“笼天地于形内、摄万物于笔端”(见陆机《文赋》)。画家娓娓地描述着他感兴趣的众生灵,把对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对人生的感受都倾泻出来。也正因如此,黄曙光和他的作品才始终充满活力、充满进取精神。
作为一位有着宏大志向的艺术家来说,黄曙光先生无疑是成功的,但他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并不满足;他正值旺年,正在向更远大的目标迈进。
我们期待他更大的成功。
注:本文作者徐志波